【2017年教师节之专题文章三】教学待人如春风——访人文科学系王锡明老师
发表者:文/院大学生记者团 吴祎滢 发布时间:2017-09-10 浏览次数: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是收获的季节。教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王锡明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宗旨。三尺讲台润物无声,人生处处是开始。王锡明老师从长江大学来到诚毅学院继续教书育人。这是王老师来到诚毅的第一年。初见诚毅时,他便喜欢上这里的景色,对校园的两大深刻印象就是环境设施好和同学们的情商高。  

三十几载的教学生涯,六十多年的春秋人生。王老师回忆起任教第一课时,语气里带着满满的自豪感,脸上时不时洋溢着喜悦。他如是说道,“一个学生到一位老师的转变过程就在于第一次课,尽管第一次走上讲台心情紧张又激动,但是对这个职业怀有一种神圣感”。天地君亲师,我们敬畏老师,感恩老师。教师,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孜孜不倦,默默奉献,陪伴我们走过人生漫漫长路,传道受业解惑也。

开学第一课时,王锡明老师一米九几的高个子映入眼帘,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课堂上,知识点的梳理从他口中讲的通俗易懂,一个个外国文学作品的人物栩栩如生,一段段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除了个子高,王老师的嗓门也大,明明是湖北人,却有一种北方人的粗犷嗓音。在这个容易被舆论思维固定化的模式下,我们缺乏自己的思考定位。而在外国文学中,作者期求的是追溯内心的本源,征服自然。就像《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要么生存,要么反抗,在于自己的选择。这也是王老师一直强调同学们要努力发散思维模式,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意识,勇于探索理论。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文明五千年,学习中国文学还不够,还要了解外国文学吗?对于这个问题,王老师回答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十全十美的,包括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所以,我们要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来丰富,发展,完善我们中华文化”。中西合璧,共通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学生跟不上思路,不能引起共鸣与老师互动的困难,王锡明老师就会尽量将原著的情节还原成熟悉的口头语,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活跃教学气氛,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量。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教师节之际亦是新学期开始,王老师对新同学们寄语:“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主要有三重生活:一是个人生活,主题词是青春,彰显青春的关健词是健康,友谊,爱情;二是学习生活,主题词是学问,追求学问的关健词是知识,智慧,创新;三是社会生活,主题词是责任,扩展责任的关健词是视野,情怀,担当。”愿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发现文学的乐趣,体验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