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报道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工程与食品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创建纪实,现全文转载如下: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517034956037651711&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item_id=10517034956037651711&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40593358351&showmenu=false&ref_read_id=a96fb54a-5be4-4693-9e3f-8d99046d7c7e_1640
作为全省首批、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建立“党建+”四平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四力”齐升,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构建“党建+教育”队伍建设平台,增强“红色引擎”推动力
构建党员教育平台。支部按照“六有”标准,建立 “红色筑梦”党员活动室,购置两百册党建图书,配备影像设备器材,建立“导师督学+党员领读”学习制度,推动党员教育有阵地、成效有保障。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为党员“精神补钙”搭建平台。举办党员教育学习班,依托线上“指尖上”的阵地和线下行走的党建课堂,分专题、分模块开展实景实境现场教学,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建立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提高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分值比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奖评优、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
构建党建宣传平台。支部在系网站开辟党建专栏,定期更新支部学习动态和理论教育成果,宣传上级党组织有关要求和文件精神。创建“青春红流”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党建相关推文228篇。通过建立“一栏一号”宣传平台,传递青春正能量,汇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动能。建立支部党员讲堂,定期邀请优秀党员宣讲事迹、分享体会;设立党员先进事迹展示区,以可观、可感的党员事迹教育支部党员崇德向善、修身力行。
构建党建立项平台。支部围绕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创新党建载体、强化党建引领等三个方面,立足党支部、党员、普通学生等三类主体,依托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党建课题立项这两个抓手,以支部立项解难题、建机制、增活力,以课题研究促学习、促创新、促引领。支部先后立项4个校级重点项目,1个支部立项成果获福建省高校支部立项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批1项省级党建课题研究立项。
党支部“红色铸梦”党员活动室
构建“党建+学习”内涵提升平台,增强“红色基因”传承力
在“学”上用功。建立专家学者辅导学、学院联系领导指导学、支部书记组织学、学生党员主动学的“四史”学习机制。成立支部“学习青年”“四史”学习小组,开辟支部“四史”学习专栏,为党员购买“四史”学习资料,开展“四史”知识竞赛等,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推进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培根固土。
在“行”上发力。支部组建“红流”宣讲小分队,组织党员骨干力量,深入各班级、团支部进行理论宣讲59场,既授人以鱼,又促进自我提升。组建“初心·追寻”实践队,利用寒暑假组织支部党员参观走访了厦门烈士陵园、漳浦革命纪念馆、龙海市革命烈士陵园等30处红色教育基地,走访了25位老革命老党员,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寻找看望、聆听讲述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入党初心。结合“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支部党员在毕业就业、学风帮扶、公益服务等方面开展志愿活动130多次。
在“显”上提升。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教育成效。支部先后组织开展“光影里的旗帜——红色电影展播”“初心·品阅——红色经典阅读分享”“踏寻鹭岛红色印记——党员领学党史”“炼忠魂·铸史魂——微党课录制”“万语千言颂党恩签名墙祝福祈愿”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既有趣又有效。
支部党员走访抗战老战士
支部多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构建“党建+引领”青年活动平台,增强“红色细胞”影响力
以党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党建带团建,组织开展党团支部共建,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与系相关学生组织社团联合办赛、邀请党员教师指导比赛、组织动员党员学生积极参赛的“三赛”模式,强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支部60人次在机械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等各项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55项。
以党建引领优良学风创建。支部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为主线,通过建立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晚自习值班制度、党员宿舍挂牌值班等工作制度,制定《大学生党员任务书及工作记录表》,定期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推进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党员包干对口班级等,以党建引领优良学风建设。近年来,支部所辖班级学生获奖学金比例均名列专业前茅,先后有20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以党建引领服务能力提升。支部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师生前往老年公寓和仁爱爱心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带动全系1200余人次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为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支部成立“红流”党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联合所辖班级团支部组建疫情防控小组、就业促进小组等,积极参与信息摸排、核酸检测、体温监测、餐厅督导、就业指导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红流”党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构建“党建+实践”企地共育平台,增强“红色血脉”辐射力
在实习实践中出实招。支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通过推进实习实践“四个结合”,即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锤炼支部匠心文化、实干文化等“两种文化”,努力实现支部党员学生“就业有实力、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实习实践“四有”目标。支部先后与3家企业签订毕业班“3+1”实习协议,与30家企业在专业实习、项目合作、实践服务、科创比赛、就业招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近200名党员、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打造校企共育新平台。
在就业实践中见真章。支部引领党员搏击职场,就业择业见真章。通过与企业共建合作,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市场需求调查,全面掌握供需双方需求。通过邀请专业老师对党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企业职业经理人到校开展就业指导、已就业优秀毕业生开展职场经历宣导等,建立支部就业实践“三导”机制,提升党员学生就业竞争力。联合150家企业,举办多场专场招聘会,为支部党员、学生提供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近年来,支部所辖单位学生就业率96%以上,支部党员学生就业率100%。
在社会实践中增才干。支部围绕“让党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这个中心,立足“专业特色和基层需求”这两个前提,推进“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服务下乡”,构建“123”支部社会实践工作机制,提升支部党员服务基层、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成效。如支部连续三年组队赴武平县开展“科技绘梦童心,文化蓄力扶贫”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专业知识助力武平县文化与产业发展,实践队先后获评“集美大学重点实践队”“全国重点立项实践队”,实践项目获批福建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奖补资金项目。
支部“科技绘梦童心,文化蓄力扶贫”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