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上了三年大学,做了三年公益 集大诚毅学院学生苏忠永说,公益不在大小,但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发表者:党委工作部 发布时间:2017-02-24 浏览次数:

2月24日,《厦门晚报》用了半个版报道我院大三学生苏忠永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人好事,现全文转载如下:

http://www.xmnn.cn/dzbk/xmwb/20170224/201702/t20170224_5047595.htm

昨晚,苏忠永和同学们正忙着做手工,包括彩虹瓶、发夹以及各种挂件。过几天,也就是3月4日,他们准备和附近几所中学的学生们一起,到火车站附近义卖,所得善款会捐给有需要的人。

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就读三年来,苏忠永一直践行公益,由起初的一个人,慢慢地组建起了一个团队。他说,公益不在大小,但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记者 李小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支教没去成 与同学做200个发夹当新年礼物

1995年出生的苏忠永,是地道的厦门人。他说,做公益的初心,源自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叔叔每天都去看望爷爷奶奶、爸爸每周几次去给奶奶按摩,这样的关爱,触动了他的心。他觉得,把这种关爱传递出去,就是在做公益。

2015年1月,他想去贵州毕节支教,但遭到家人反对。他不想让家人不愉快,又不想放弃,随后有了一个想法:给当地的孩子们制作一份新年礼物。

他和几名同学制作了200个手工发夹,委托在当地支教的同学分发。同学传回来的图片中,一名当地孩子戴了满头的发夹,这让他很自豪。他说:“即使没办法去现场,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也可以让人感受得到。”

在养老院种下两棵树 命名“亲情”和“爱心”

大一的下学期,苏忠永上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他说,这堂课给了他做公益的决心和灵感,他决定,组建一个专门做公益的团队,名字就叫“益飞翔”,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能把更多的爱传递到更多、更远的地方。首批6名成员,有一起做手工发夹的同学,还有他参加辩论赛认识的朋友。

团队的第一次活动,是到一家养老院里慰问老人。他说,活动持续了一个上午,同学陪着老人下象棋,还为一名喜欢音乐的老人唱歌。苏忠永说,第一次去,感觉既兴奋又紧张,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不知道老人们会不会接受。

有了经验后,他开始在各个节日里去探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或是展现自己的专业所学,比如点钞票、手语等。去年的植树节前一天,他们在养老院里种下两棵树,一棵是桂花树,取名“亲情”;一棵是枇杷树,取名“爱心”。他说,希望公益像这树一样越来越大;他们也像这树一样,不断成长。

团队成员不断增加 在行动中学会感恩

这两年,团队不断更新换代,如今已经有20多名学生加入,还设计了队徽和队服。

除了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团队还到幼儿园支教,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送去苹果和圣诞礼物,还包了汤圆。去年暑假,他们在支教的途中,还主动帮当地农民收割稻谷。苏忠永说,尽管烈日炎炎,但这一经历教会他们,要更加珍惜眼前的日子,学会感恩、关爱他人。

去年,“莫兰蒂”台风肆虐厦门,校园也受损严重。台风过后的第二天,苏忠永就回到校园,帮忙扶正树木、清理道路。“这些都是小事,但不是做大事才能叫做公益,做一些随手的事,也是公益。”苏忠永说,有人说他做的是“表面的公益”,但他不在乎,保持初心,就不怕别人说什么。

苏忠永和同学慰问养老院老人。

■台风过后的第二天,苏忠永提前回到校园参与清理工作。

▲苏忠永(右一)与老师一起扶树。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