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系“青春人文,多彩新桥”实践队应新桥乡党委政府邀请,于7月9日至13日前往新桥乡开展以“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实践队综合运用问卷推广、资源类型分类调查、入户走访、街头采访等手段开展“田野调查”,从自然资源类型调查、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具体工作,同时派出校友联络员走访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校友。
进千年大源,推进非遗保护
作为首批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大源傩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传承发展,大源傩舞已从单纯宗族祭祀向表演娱乐转变,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实践期间,实践队员们找到大源傩舞队队长严建华并且采访了他有关大源傩舞的问题,他为队员们介绍了傩舞不同面具的意义、傩舞舞步的种类,大源村傩舞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提出傩舞面临的发展困境:由于大源村缺乏支柱产业,贫乏的经济收入,导致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继续学习与传承傩舞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严建华说“我每个角色的舞步都会,要等找到传承傩舞的人我才能退休”。不论如何,他都会坚守着让傩舞的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傩舞走向更大更广的舞台。实践队员们敬佩严建华的坚守精神,同时也表示会尽自己所能促进大源傩舞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队队员采访大源当地居民得知,赤膊灯是桥灯的一种,因为没用灯笼,所以叫“赤膊灯”。它根据深居大山的祖先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习俗,感悟而编创出的一种原生态迎灯活动,活动最后排成“福”字、“寿”字造型,祝福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健康长寿。实践队队长邹景宇说:赤膊灯不仅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还是对过去生活的思考与总结,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是它需要我们传承,而是我们需要传承它
调研农业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实践队员们通过采访集美大学校友严荣焱,得知新桥村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十分适合笋竹的生长,笋竹产业是新桥乡大源村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的收入来源。同时,随着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如今在新桥乡其他村社,也正在严格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以全面保护为基础,建立以红莲、稻花鱼等为代表的观光农业发展机制,提高村民收入,促进村镇的发展。实践队在省派驻村干部、岭下村第一书记、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福建法制报社广告部主任涂文进带领下,实地探访岭下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村书记和村委们为了增加贫困村民的收入提出了稻田养鱼增丰增产的办法,养殖稻花鱼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来源。实践队将实地调研与采访相结合,得出了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增加他们幸福感的结论。实践队员们也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挖掘新桥乡农业发展的多种途径,希望能帮助当地贫困村民脱贫。
推进乡村旅游,共建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乡村旅游的提出为合理配置和规划旅游资源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能够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实践队经过调研并且结合“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提出了促进新桥乡旅游发展的四种方式:建立以吸引峨眉峰香客的禅宗素食为特色的朝拜游;建立以傩舞和赤膊龙灯等民俗为特色的民俗游;建立以竹笋、红莲、稻花鱼等农业产业为特色的生态游;建立以红十三军指挥部和岭下红军基点村为特色的红色游。构建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希望实践队提出的四点发展方式能够为新桥乡的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方向。
据悉,今年“青春人文,多彩新桥”实践队的实地调研已基本结束,主要工作将转入反馈报告的撰写,实践队将结合调研、走访、问卷等数据进行文字撰写和数据分析最终形成一份完善的调研报告向政府反馈。希望实践队的队员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新桥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尽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