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至21日,《厦门日报》连续4天刊发长篇通讯报道集大新校区入选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现全文转载如下:
电子版链接:http://epaper.xmnn.cn/xmrb/20091119/
http://epaper.xmnn.cn/xmrb/20091119/200911/t20091119_1240790.htm
2009年11月19日《厦门日报》报道
“中国高教改革的一面旗帜”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让集大人自信坚强,始终屹立在高等教育前沿
集美大学新校区建设,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嘉庚速度、诚毅速度。
(本报记者姚凡摄)
具有嘉庚建筑特色的三重屋顶。
【核心提示】
宏大、秀美的集美大学新校区,饱含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饱含着广大校友对集美大学的拳拳赤诚之心,饱含着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对集美大学的深情厚爱。走过风雨历程,离不开那些遮风避雨的港湾;收获几度辉煌,少不了那些指点迷津的向导。上级领导的关怀,让集美大学不曾蹉跎岁月,快速成长;他们的勉励,让集大人自信坚强,始终屹立在高等教育的前沿。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秋末的鹭岛,站在集美大学尚大楼23楼的观景台俯瞰新校区,远眺老校区,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就在眼前展开,传唱了90多年的校歌似乎在耳边回响。集美学校的历史脉动是如此清晰可辨,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铮铮风骨和精神犹如傲立风雪的腊梅穿透百年时空散发着幽香。
1994年10月,集美学村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院校合并组建集美大学。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集美大学现有20个学院,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海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培养层次比较齐全的办学体系,并成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领导关怀坚定发展信心
集大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嘉庚速度、诚毅速度。
集美大学作为一所合并组建的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这一跨世纪工程的成果。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弘扬嘉庚精神,办好集美大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多次视察学校并为陈嘉庚先生铜像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福建省主政期间,都曾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每年都亲临学校关心指导,大力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李鹏、乔石、李岚清等中央领导也都对办好集美大学作出过重要指示,并作了专门题词。
也是在金秋,200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来厦视察的贾庆林步入集美大学校园,为陈嘉庚先生铜像揭幕。当时,集大新校区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离开集大时,他紧握着集美大学校领导的手,留下了“好好努力”、“更有作为”的谆谆嘱托。
2006年7月,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了集美大学,她特别关注新校区和独立学院——诚毅学院的建设。她说,集美大学的合并工作非常成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在向记者讲述各级领导关心支持集大发展事例的时候,集美大学党委书记张向中常常激动不已。他说,领导的关心和勉励,极大地鼓舞了集大全体师生,坚定了集大人改革发展的信心,让集大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这种热情最直接地反映在新校区的建设速度上,他们在短短3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新校区60万平方米校舍的施工,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嘉庚速度、诚毅速度。
新校区建设完成历史夙愿
如果不是上世纪90年代就预留了960亩建设土地,今天人们就无法在集美看到这样成片完整的新校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组建集美大学时,省委、省政府就为集美大学新校区制定了蓝图,预留了960亩建设土地。如果不是这样,今天人们就无法在集美看到这样成片完整的新校区。从这个意义上讲,集美大学新校区的成功建设,其实是完成了一个历史夙愿。
集美大学新校区凝聚了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血。历届省委书记、省长都分别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的名誉主席、主席。卢展工、黄小晶等省领导在百忙之中经常关心过问集美大学的发展情况,除了出席校董会外,还抽空和其他省市领导一起,到学校视察,帮助学校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卢展工书记亲自在校董会上宣布了集美大学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的决定,同时在他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每年都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友银行的股息分红中获得230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大大缓解了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压力。黄小晶省长在出席校董会前,特别抽出一天的时间,视察了学校,亲自批准了新校区建设规划。
2004年10月19日,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到集美大学现场办公。正是在那一天,集美大学新校区敲定了建筑风格,形成了今天这样独具特色的魅力。
斯坦福大学与集大原本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在当天的现场办公会上,张昌平却反复提起。原来张昌平到美国硅谷招商时,曾到斯坦福大学参观。斯坦福大学百年形成的独特建筑风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系到集大正在建设的新校园,张昌平要求学校要在新一轮的校园建设中,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气质。
雪中送炭解决建设难题
资金的扶持、征地拆迁的协调、原材料的供应……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体现在新校区筹建的各个方面。
征地拆迁历来是工程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对集美大学新校区来说也不例外。为保证施工进度,市领导亲自主持拆迁工作,集美区还专门成立了征地拆迁协调小组,想方设法开展工作。
省财政为集美大学新校区提供每年2000万元、5年共1亿元的贴息补助;市财政在新校区建设最困难的时期,除了7000万的补贴外,又给学校补助3000万元;集美区则借给集大7500万元。
新校区建设期间正值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全市各领域的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时间建材供不应求。眼看新校区建设进度就要受到建材紧缺的影响。得知这一情况后,市领导亲自出面协调,帮助集美大学想办法,谋出路,保证了建材的供应。
“这些都是雪中送炭的帮助,没有这些帮助,就没有今天的集大新校区,新校区不可能又好又快地建成”,集大校长苏文金说,新校区的建成是集美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是凝聚人心、树立形象的新契机,必将推动集美大学朝着“面向世界、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面向海洋,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较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同步新闻】
国有银行贷款
助力新校区建设
“集美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之所以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离不开四大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辜建德告诉记者,特别是厦门建行,先后提供了8亿元的贷款,使新校区建设有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集大与厦门建行已经有近10年的合作关系了”,说起与厦门建行结缘,集美大学原校长辜建德教授深情地回忆道。那是2000年左右,厦门建行与集美大学率先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当时高校还没有贷款的概念时,建行提供的5000万元信贷额度显得有些“超前”。
2000年之后,集美大学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真正开始了与厦门银行界的金融合作。首个尝试就是2003年集大独立学院——诚毅学院的创办。创办诚毅学院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校区的建设。在厦门建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通力合作和支持下,两年时间里,一幢幢现代化教学楼和公寓楼拔地而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国际金融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将集大的贷款期限适当延长、调整,为集大规避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本报记者 殷磊 郭筱纯 通讯员 华晓春
图/本报记者 姚凡 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