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式“鸣锣”开赛,今年的比赛题目很有意思——“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嫦娥三号去年年底发射抵达月球轨道,并成功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如何实现软着陆成为外界关注焦点,要知道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具备这项技术,而这个难题成为今年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摆在全球7万多名参赛学生面前,其中就有129名诚毅学子。
据悉,本次竞赛有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美国和新加坡1300余所高校25347个队参加。作为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诚毅学院数学建模实践中心有43支队伍报名参加。他们在实验楼奋战72小时,他们要用数学算法精确计算出“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从算法、编程再到论文定稿,每一个环节、程序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不易,他们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全力备战,他们中有来自各个专业的“学霸”,也有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
14日,学生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实验室,选手们正全神贯注投入到竞赛研究中。在一旁后勤工作的吴昱达是来自工商1194班的学生,也是诚毅学院数学建模实践中心的负责人,今年虽然没有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但还是来到现场给予参赛选手们支持与鼓励。他说,数学建模竞赛需要对数学算法、编程、论文写作出色的同学。今年面向全校招收竞赛选手,但大多数选手都是来自院数学建模实践中心。近年来由于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以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今年已是第五次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项目,且在选手大一时就已经对建模实行一周一次的讲座培训。
随后学生记者采访了数学教研组的邱秀亮老师,在采访中,他向我们透露,数学建模实践中心常年开展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同学对对数学的兴趣、大数据的研究,也为了培养适合比赛的优秀学生,让选手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所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据邱老师参与建模竞赛指导的经验,他认为,尽管竞赛的前期准备过程异常艰苦,每天12小时的奋战让许多同学望而却步,但在建模竞赛中能够丰富个人学识,锻炼散发性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技能,甚至在团体合作之后,性格上也有所改变。“举办竞赛的目的,不只是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更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大数据人才,并将学术设计运用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希望他们能保持2013年的佳绩,并尽力突破,争取再比创辉煌!”邱老师这样鼓励着学生们。
2010年以来,诚毅学院数学建模竞赛战斗组已走过5年竞赛之路。在今年暑期筹备中,学院为选手和老师准备了沁人心脾的绿豆汤和一系列实用的后勤保障,相信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选手们一定会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也预祝诚毅学子今年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再创辉煌!(文/院大学生记者团 刘琬瑜 杨玉琼 陈丽燕 图/院大学生记者团 张皓月 刘鑫)
|
|